越简单粗暴的指标越有用

2024-07-08 17:40:48 体育赛事 facai888

力竭是指在一组训练中重复到无法再进行下去的状态。例如,当你用140公斤做屈腿硬拉时,做到第6次时感觉实在起不来了,这时候,你可能在这一组中已经练到力竭了。

力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,它的主要好处有2个。

首先是监测。以硬拉为例,如果你能完成10次,却在第8次就停止了,那说明你没有尽全力。

在日常训练中,我们很难准确预测自己能重复多少次,这时,练到力竭或接近力竭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指标。

当你以练到极限或接近极限为目标时,你的心理上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。因此,当你的肌肉特别酸痛,呼吸特别困难时,你会认为这些感受是“正常”的,你的身体和精神都会更有韧性。

第二个好处是最大限度地使用肌纤维的数量。在一组训练的前几次重复中,只有部分肌纤维被激活,你重复的次数越多,激活的纤维就越多。而当你练到力竭时,意味着你的I型和II型肌纤维已经疲劳了。

其中我个人认为最有现实意义的是第一个。增肌比我们想象的难得多,我们必须非常努力地训练,才有可能对肌肉造成一些刺激,然后才有可能长一点点肌肉。

然而,我们很多健身爱好者既没有很强的运动能力,也往往高估了自己在训练中的努力程度。在这种情况下,像力竭这种简单粗暴的指标其实很有用。

但问题是:练到力竭与接近力竭的效果有何差别?

研究表明,与完全力竭的训练相比,接近力竭的训练在肌肉大小和力量方面的效果相似。

但有一个潜在的例外,如果你使用的重量很轻(可以做30~40次)。在这种情况下,练到力竭是更好的选择。

有些人认为每组训练都要力竭,但研究数据表明情况并非如此。只要你在训练中别用太轻的重量(至少1RM的30%),并且练到接近力竭,就会产生类似的增肌效果。如果你总是练到力竭,也不见得你能更好地增肌,它的坏处有三个。

一是增加受伤的风险。当你完全力竭时,越简单粗暴的指标越有用意味着你失去了对动作规范的绝对控制,无论是用固定器械还是自由重量,受伤风险都很大。

第二个是会让你格外疲劳。训练会导致疲劳,但更多的疲劳不代表你练得更有效。如果你每组都练到力竭,你的组间休息时间就要更长,由于肌肉损伤更大,你可能会在随后的训练中表现更差。如果你在一次训练中的每组都练到力竭,你在下次训练前也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,这可能会限制你每周的训练频率。

第三个是心理上的影响。这一点与前面的监测正好相反,需要你自己把握平衡。虽然“努力”训练对于增肌很重要,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训练都要力竭。适当的激励可以提供能量,但过度的激励不是一种可持续的训练方法,可能很快导致倦怠。

在日常训练中,最好是让大多数组数都接近力竭,但没达到完全力竭。也就是说,当你意识到继续完成1~2个可能要以牺牲动作形式为代价时,就不要继续重复了,这时候你就已经力竭或者接近力竭了。